投入幼兒教學多年,遇到最多家長詢問的倒不是小孩的表現,而是關於親子關係問題。 很多父母總會問起「為什麼孩子都聽老師的話?我說的都沒用?」、「老師,我兒子都只怕你,在家都不聽我們的話」,其實與其說是「怕」老師,不如說子女對老師有「信任感」。
贏得孩子的信任
聽聽臨床心理師孟蓉怎麼說。如果認真「聽」完整堂課,爸爸媽媽會發現,老師口中幾乎沒有「不要、不可以」。
別小看拒絕跟否定的無形力量。爸爸媽媽如果只說「不可以」,就像在孩子身上綁上一條無形的繩子,孩子可能會為了掙脫繩子,而表現更多故意、明知故犯的行為,進而造成更多衝突;或是孩子就被身上大大小小的繩子控制,變得退縮、害怕嘗試,也可能演變成親子關係疏離的狀況。
不能說不可以?教你這樣說
爸爸媽媽可以試著以「來,我們一起⋯」的句子取代「你不要⋯」、「你不可以⋯」透過具體告知孩子可以怎麼做,並接納孩子因不理解而造成的錯誤,讓孩子在探索的過程,像得到一樣新的工具一樣,不僅能協助孩子能在不同的情境選擇適當的工具、翻山越嶺;還能讓兩代增加更多連結、增進親子互動關係。
協助孩子在體操教室裡冒險
暖身時邀請孩子進教室,可以隨性挑選自己喜愛的位子,開啟彼此的和諧互動。翻滾動作歪了,會鼓勵孩子再次多嘗試,用挑戰、闖關、我們一起試試看等等的詞彙,給孩子力量、給孩子成長時最好的榜樣。
在平衡木的練習時,孩子擔心跌倒,你可以伸出雙手作為「安全帶」甚至是擁抱,陪伴孩子完成這一段小挑戰、發揮自己的力量。每個時刻都仔細觀察,看出孩子眼神裡的力量,是微弱還是強大。身為大人、爸爸媽媽不需要思索,就用自己的能量去支持孩子吧!孩子知道在爸媽的眼神裡、互動裡,可以找到無與倫比的信任與肯定。
關於信任也關於愛。相信你,在於我需要的時候給予。
Comments